close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呂郁青/台北報導】
投資什麼都賠錢讓投資型保單買氣冷清,但最近股市走穩,手續費後收的投資型保單卻趁機竄起,這種保單的特色是讓保戶的錢可以先投資再付費,創造更大的複利效果,真正達到「危機入市。 

雷曼兄弟連動債事件爆發後,不管是連結連動債或基金的保資型保單銷售量都大減,新契約保費收入幾乎只有去年的一半。但最近市場走穩,進入相對低點整理區,已有民眾開始進場或加碼布局定期定額投資工具。 

法國巴黎人壽總經理理黃旗興表示,股市不會永遠空頭,低點布局才能蓄積反彈力道,尤其定期定額要有長期投資五年至十年的計劃,趁此時低點加碼正是時候。
 
投信投顧公會也發現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回溫,特別是兩類投資型保單銷售量明顯增加。一是強調首年保費100%投資的「後收型」投資型保單;另一是附上最低獲利保證,但每年會加收5%保證費用,或是2%至3%的額外帳管費的投資保單。 

一般投資型保單前五年就要跟客戶收取150%的費用,往往第一年繳的保費有60%轉進費用,真正放進投資帳戶的金額只剩40%;但後收型投資型保單首年保費可以100%投資,剛好可以在此時低點入場。 

「先投入就先賺,複利效果差很多」,黃旗興說,一樣以20年投資相同標的、年報酬率5%為例,投入120萬元成本,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因為先投資再付費,20年後資產可以累計到191萬元,但前收型商品只累積到180萬元。 

包括康健、保誠以及法國巴黎人壽都推出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,強調「危機入市」,趁低點投資,等到出場時再支付保費。國壽、宏泰、中泰、全球和南山等壽險公司則走「保證」路線,由保險公司提供下檔保護。 

【2008/12/31 經濟日報】


Sophia: 其實,南山兩種都有耶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phia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